公共衛生學院
- 教學創新精進
本院將於114年持續強化並建立專業跨領域課程內容。首先,學院將加強與校友之間的聯繫,鼓勵各系、所、學程舉辦活動,並邀請校友參與,同時透過定期發送電子報,讓校友能知道學院最新消息;為協助博士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院指派合適的導師協助學生學業規劃與適應,為協助學生順利盡早完成學業,制定了考核機制,並提供學生專業輔導支持。全球衛生學位學程將持續推動跨領域及跨系所的類領域專長課程內容,加強學生的研究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聘專業的雙語教師支援碩士與博士班課程。再者,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將開設新的課程,如「健康政策的經濟政治與社會」,並規劃「人工智慧在公衛應用」課程,探討AI技術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公共衛生學系方面將根據需求調整專長模組課程,增進跨領域學習機會,如「健康大數據學分學程」,幫助學生掌握跨領域的專業知識,推動與其他學院的合作,並將持續舉辦不定期的相關講座活動。
- 推動教學國際化
本院將持續提供獎學金支持京都雙聯學位的日本學生及前往杜蘭大學的交換學生,並推動與日本筑波大學和法國波爾多大學合作開設三聯學位計畫;此外,學院將持續舉辦陳拱北教授紀念講座及其他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全球衛生學位學程將加強與歐洲公共衛生教育協會(ASPHER)的合作,建立會員及合作夥伴網絡,促進教學及研究合作,吸引更多歐洲學生來院學習;並依照CEPH標準設計課程,確保符合公共衛生基礎知識與核心能力要求;亦將持續推動教育部非洲精英人才培育計畫,吸引東南亞年輕學者來台研究與就讀。公共衛生碩士學程將積極配合學校的國際化政策,推動教學英語化並接納外籍學生,並持續推動與大阪大學交換學生計畫,提供獎學金補助;在職學生亦鼓勵申請雙聯學位並出國進修,並提供獎學金支持學生參與國際會議發表或投稿學術期刊。公共衛生學系將協助學生赴海外實習並申請計畫補助,同時收集教師與學生反饋,定期召開EMI任課教師經驗交流會,進一步精進課程規劃,鼓勵更多教師支持EMI授課,並促進雙語教學環境,提升學生在公共衛生專業的學習與應用能力。
- 提升產學合作連結
本院將持續定期辦理職涯講座。全球衛生學位學程方面,將於114年辦理4-5場跨領域專題演講,積極配合臺大國際事務處之「國際引路人計畫」協助學生媒合實習機會。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將於114年安排企業參訪,促進產業界互動,並與機構人員交流,激發新想法以解決產業問題,提升產學合作。亦將邀請畢業校友返回學院演講,分享學業與工作經驗,並錄影剪輯成精華片段放在學程網站及社群媒體。課程「人工智慧在公衛應用」將邀請產業專家來校演講,分享趨勢和實務案例,幫助學生了解職涯發展,並結合產業需求提升專業技能。公共衛生學系藉由與公衛學會及地方政府合作,在減少人力與物力支出的前提下擴展影響範圍,並以產學合作案為基礎,進一步促進地方政府和學會的合作。將拓展中南部的合作對象,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推廣公共衛生教育及公共衛生師執業標準。同時,邀請產業專家進行座談,幫助學生掌握產業脈動。
- 推動基礎能力課程
本院全球衛生學位學程將開設「全球衛生專題討論一」、「全球衛生專題討論二」、「全球衛生治理與實務」、「學術寫作與演說的批判思考」等課程,強化學生的英語寫作、口頭報告、邏輯、統整及批判思考能力。同時,亦將持續與陽明交通大學及台北醫學大學國際衛生學程輪流舉辦聯合seminar,鼓勵碩博士班學生投稿參加臺灣公共衛生年會的全球衛生組,以擴展視野並與全台學生交流。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的「環境與職業衛生學」課程採非同步遠距教學,學生需先觀看教師錄製的課前影片,於課堂上則透過討論環境與職業衛生議題來應用所學知識。「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課程提供~15小時精簡易懂的英文教學影片,並透過電子化作業與小組討論,鼓勵學生互動和批判性思維。同時,教師將主導三次~2.5小時的Office Hour,針對重點進行講解。學期末,會舉辦實習成果海報展演,畢業生需進行口頭報告,提升學生的專業表達與口說組織能力。公共衛生學系將持續鼓勵學生撰寫中文或英文學士論文,透過學術寫作訓練提高寫作能力,並增進語法知識。此外,課程將繼續融入程式設計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他們以系統化方式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 推動數位學習與教學創新
本院將持續提升運算資源,針對新生、新進教師及研究人員舉辦說明會,推廣虛擬桌面系統、高階運算主機及儲存系統的運用,並推動教師資訊設備整合機制,檢視資源使用情況並加強資安防護。亦將進行214教室第二階段改造,打造未來教室,措施包括環境裝修、可組合課桌椅、更換無線廣播系統、設置分組討論白板設備及重整音響設備。全球衛生學位學程將持續改善實體課程與數位化遠距教學的結合,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因應外籍講者無法長期留臺授課,規劃實體課搭配視訊授課。並將持續開設「全球衛生資訊處理實務」課程,讓學生實際操作REDCap進行數據採集,提升學生在全球衛生領域的數據處理能力。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必修課程「公共衛生:觀點與展望」預計於114年起改為同步遠距教學,學生需閱讀指定文章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針對同一議題從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角度進行討論,完成三次政策說帖,並整合為期末報告,在實體課上進行報告。公共衛生學系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關懷高齡者,並建立同理心,了解老化相關議題;此外,針對職業健康,將安排學生至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的「勞工安全衛生展示館」進行校外教學,透過導覽與競賽體驗職災風險,並學習相關勞工保護知識與實務策略。
- 善盡社會責任與提升高教公共性
本院將持續辦理「公衛研究新發現-線上記者會」,每學期三場,聚焦生活議題,提升學院知名度與社會影響力。全球衛生學位學程將繼續開設「全球心理精神健康與自殺防治與社區實務」課程,探討心理健康、精神疾病與自殺預防等議題,並繼續開設「健康人權:法律與實踐」課程,讓學生學習蒐集法律意見、辯論與詰問技能。此外,持續關注後疫情時代,開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流行:科學、因應與未來展望」、「傳染病群突發資料分析實務」等課程,讓學生了解疫情、疫苗開發及相關科學與社會因素。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將繼續在學程網站及社群軟體網頁推廣公衛知識轉譯與公衛政策倡議。學生課堂作業亦將成為知識傳播工具,例如:「公共衛生:觀點與展望」課程期末報告,學生分組探討主題並製作簡報,分享於學程網站與YouTube;「環境與職業衛生學」課程期中報告則要求學生統整成果,並以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方式分享。公共衛生學系將整合學院社群媒體資源,創意宣傳推廣公共衛生,提升大眾對議題的關注。並將持續經營臺大公衛Instagram,每月上傳2篇電子報,分享學院活動與公衛知識。此外,將繼續舉辦暑期公衛工作服務隊與種子營,培養學生社會參與能力。同時,繼續支持弱勢學生,提供扶弱招生管道與學業、生活、經濟等輔助措施,協助學生順利適應大學生活。
- 學院自訂項目
本院將持續更新與優化校友資料庫,並增進系統安全與功能。本院亦將持續辦理「職涯領航,乘夢飛揚」校友業師諮詢活動,擴大業師人數,並增加近年畢業校友的參與,提供更多一對一諮詢機會;「職涯探索週」則會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校友業師進行交流活動。針對一年四期的「公衛四季電子報」,將製作調查問卷以優化內容並提升訂閱率。「臺大公衛學院年報」編輯老師任期將制度化,且於每年最後一次主管會報推派人選,並選出2位主編。亦將繼續舉辦拱北講座及國際學術工作坊,促進與國際公衛學術界的交流,拓展學生的海外學習與進修機會。而公衛學院院慶將公開表揚受獎學生,並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發表演講,提升師生的專業知識。最後,《拓墾與傳承:臺大公衛師長群像》將定期於每年8月更新增訂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