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本校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目標,寫作教學中心採行教務處推行之「教學國際化」、「教學推動專業課程精進」、「跨域學習與數位學習」績效指標作為策略,本年度重點作法包括:「提升國際化創新與跨領域教學」、「創新教學與精進教學團隊」、「推行智源共享」、「落實對社會關懷的實踐」、「持續提供寫作教學相關服務與支援」等,詳細說明如下:
- 提升國際化創新與跨領域教學:除了延續繼有教學服務,持續於英文課程推動ESP課程發展主軸(含EAP、EPP、EOP等三大方向),並將教學合作與EMI結合,希望扮演好中心於教學服務上的助攻角色。112年規劃如下:
- 辦理3MT@NTU 2023:為持續推動臺大成為具國際影響力的大學,並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跨域人才,中心於104年首獲澳洲昆士蘭大學授權,於本校舉辦3MT競賽。現正籌備於112年舉辦第七屆,配合本校雙語化教學策略,將與EMI教學資源中心合作推廣高等教育之學術發表。
- 持續規劃跨領域及EMI前導課程:除了在3MT提供跨領域溝通平台,跨領域教學亦體現於中心所開設的領域寫作與系所支援課程,強化語言師資與專業研究者之共同合作效能。
- 故事行銷工作坊:「小故事、大世界」課程培養學生透過說故事的方法,進而在學術及專業領域中更有效地溝通、發揮對社會影響力,在提升自我個人的「說話魅力」的同時,培養現代領導者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111年中心邀請到國家地理雜誌研究員賽莉莉(Lillygol Sedaghat)講述SDGs的挑戰,將據此規劃於113年辦理故事說服術工作坊,並擬分別採中文與英文梯次舉行。
- 其他配合雙語化教學活動:111年起配合本校雙語化政策所執行之各類活動,如:EMI TA培訓工作坊、寫作諮詢增場、Fun with English種子學生輔導員培訓等,將繼續實施,同時也持續與雙語教育中心討論調整執行方式,以在有限資源下有效分工。
- 創新與精進教學
- 課程精進調整與教研合一:111年已開設基本能力課程之閱讀與寫作分級課程,目前中文授課之修課人數達到目標,但全英語授課之修課人數尚有提升空間,將錄製課程說明與學術活動介紹影片,以提升學生修課動機,並增加課程能見度。課程均將追蹤教學成效,評估分級作法與課程難易度之調整精進。透過教研合一的方式,中心教師以教學研究計畫探討如何解決實務教學現場的問題,並期望用科學精神尋找有效、實行度高之解決方法,將創新教學法實際應用於課程中。持續執行Write with AI(以下簡稱WwA)寫作諮詢服務,導入多元AWE(Automated Writing Evaluation,簡稱AWE;含Grammarly、Writefull、Quillbot、ProWritingAid、Sketch Engine、MyAccess與IntelliWrite等)之輔助,輔以AI輔導員,就學生經由AWE分析寫作作品後的結果進一步解釋其分析意義、提供學生自我精進方向與相關學習資源,可更聚焦於高層次的寫作問題。
- 分析修課前後量化測驗:針對研究所(含系所專班)開設之「英文寫作基礎」與「學術英文論文寫作與發表」課程,108年起已全面實施修課前後量化測驗之比較,以評量學生學習成效。由全體授課教師共同於期初設計考題,並請曾修課之學生或TA試考確定難度範圍,以建立統一的評測標準。分級之寫作與閱讀基本能力課程亦全面實施修課前後量化測驗之比較,以評量學生學習成效。應用型基本能力課程將持續實施學生預期學習目標與課程各項核心能力之自我評估,除了將前測結果作為課程調整之依據,並了解學生修課後的進步幅度是否達到課程目標,希望以系統化、科學化的方法比較學生之學習成效,進而適時調整課程設計,以規劃出有效且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
- 研發教材與教學資源:持續研發《小故事大世界》,預計可於112年完成出版;《工科期刊寫作及口頭發表》已完成之內容應用於課程中;持續蒐羅《科普寫作》、《從字句到結構》、《從段落到篇章》之寫作範例。
- 精進教學團隊:為因應教學上的需求與確保高品質的寫作課程,將持續舉辦不定期師資培訓活動、資深資淺老師訪課,以及期初與期末教學檢討會。而每學期不定期舉辦的演講與工作坊,也納入師資培訓的一環,利用翻轉教學、混授教學與數位學習軟體等,提升對學生的幫助。在TA培訓方面,將使用已出版之TA培訓手冊,持續辦理針對寫作與溝通力課程特有之活動帶領與課堂問題之解決方式等中心TA培訓。
- 提升智源共享近年由於學生與各界不斷詢問中心是否能提供更多有關溝通表達之學習資源,中心在學生學習自學資源投入不少心力,除了提供英文自我檢測資源、錄製教學影片、亦提供寫作參考資源及整理寫作重點等。將持續開發如英文批判閱讀《Reading to Connect》、寫作倫理《寫作停看聽》此類教學影片或《寫作十大重點訣竅手冊》等寫作資源以服務更多族群。此外,除了中心網頁、電子報外,亦透過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軟體發佈訊息。近年除了開發線上教學資源外,亦錄製課程介紹與資源使用方法影片,以鼓勵學生自學。中心持續辦理演講與工作坊,進一步延伸課堂內容,讓各類聽眾皆能提升基本知能、加廣學習範疇。在講者同意下,也透過中心建置的網頁提供線上講座資源,讓教職員生與社會大眾皆享有多元學習機會。同時,邀請業師分享實務經驗,產學合作,提升產業挹注高教之能量,使教師與學生可隨時了解社會脈動與業界趨勢,符合實用原則。112年除了英文溝通力相關演講外,亦將辦理中文科普寫作與表達相關講座,以作為未來開設中文課程之參考。為能永續人才經營,將建立修課學生人才庫,希望能在未來邀請至課堂分享其學習歷程,減少學用落差。
- 落實對社會關懷並採取具體作為:
學習關懷由生活開始,為了培養學生之觀察能力及同理心,課程採用心理演劇(psychodrama)教學法來探討各種議題,將課程教材融合多項聯合國SDGs議題,使學生能對國際觀點有廣泛的認識。目前中心有超過九成的課程融合聯合國SDGs議題作為教材,透過議題整合,激發學生創意發想,並以實作課實際應用,例如「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優質教育」、「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等,讓學生關心全球重要議題、事件,提高作為全球公民的意識、同理心與全球視野。往後中心的課程將持續與社會問題與聯合國議題結合,鼓勵學生學以致用,關懷社會並提升國際觀。
- 持續提供寫作教學相關服務與支援:
為建構優質學習場域,112年將持續提供中、英文文件寫作諮詢服務,並加入AWE輔助之WwA寫作諮詢,以符合本校學生龐大的諮詢需求。持續招募優秀學生參與「牧羊人計畫」與擔任AI輔導員,也將擴大參與中心諮詢服務者之調查,以期了解本服務對於學術寫作發展之效益。
中心電子報(AWEC e-Newsletter)發行至今已邁入第九個年頭,內容以分享學習新知為主,在學期中每個月發行一次,一學期共刊登四期,讀者群以本校學生為大宗。112年將持續視讀者需求調整專欄主題,使電子報內容與學生更為貼近,希望藉此拓展電子報的讀者圈,發揮更深遠的影響力。

